2017-2021年,中國煉油行業在?煉油規模、煉廠分布、下游產銷、油品質量等方面發生了巨大改變,煉油行業綜合能力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從經營情況看,形成了以中石油、中石化為主,中海油、中國化學、中國兵器、獨立煉廠等多元化市場主體競爭格局,以恒力、浙石化、盛虹為代表的新型煉化一體化煉廠正在崛起。
從煉油產能看,2017-2021年中國常減壓產能逐年上漲,2021年同比增長4.61%,2021年較2017年增長16630萬噸,增幅達到19.92%,是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產能煉油國。近年來,獨立煉廠得到快速擴張,2021年獨立煉廠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突破4億噸/年,比2017年增長61.44%。
從煉廠規模看,中國煉油平均規模為621.88萬噸/年,與世界煉廠平均規模770萬噸/年差距進一步縮小。2017-2021年建成、改擴建了多個千萬噸級煉廠和淘汰了部分落后產能,但仍然存在一批中小煉廠。
從煉廠數量看,中國100萬噸及以上的煉廠共有161家,其中千萬噸級煉廠共有37家,較2020年增加1家,合計煉油能力54790萬噸/年,占全國的54.72%。隨著榮盛石化、恒力股份、盛虹石化、寶來石化等民營煉化龍頭企業紛紛上大型煉化項目,中國煉廠規模正在逐步與其他國家煉廠的規模縮小差距。
從裝置結構來看,中國煉油裝置結構正在不斷的進行優化調整,中國常減壓裝置產能出現放緩跡象,而煉油企業為了調整裝置結構做出了不少的改變,其中渣油加氫、加氫裂化、催化重整、煤油加氫等裝置繼續進行改擴建工程項目,通過優化裝置結構,以達到煉化一體化及油品質量升級的目的。
據卓創資訊統計,中國大型煉化一體化企業總數量為28家,在建煉化一體化煉廠5家,合計煉油能力44920萬噸/年,乙烯能力2985萬噸/年,其中已投產煉化一體化企業總數量為23家,煉油總能力為37820萬噸/年,乙烯總能力為2265萬噸/年,煉化一體化合計產能占全國總產能的37.77%。中國還規劃了天津南港、岳陽等煉化一體化項目,未來煉化一體化煉廠數量將突破30家。獨立煉廠也在側重煉化一體化升級改造,例如:利津石化、鑫泰石化、中化弘潤、金誠石化、京博石化。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潤滑油信息網微信公眾號(sinolub)
作為世界500強,加拿大石油擁有豐厚的油砂礦資源,經營著世界上最大的基礎油精煉廠之一,調配并包裝生產出多種潤滑油成品。
南京東沛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DU-HOPE INTERNATIONAL GROUP)是一家成立于1978年的專業外貿企業,注冊資金3900萬元。
北京龍潤凱達石化產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中國北方地區潤滑油基礎油銷售量最大的貿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