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供需失衡局面進一步加劇,一定程度上給氣價走高帶來更大支撐,進而給原油精煉、工業制氫等煉化行業鏈帶來沖擊。煉油商不得不通過降低加工率、調整精煉產品規格、改變原油購買等級等方式,熬過這輪天然氣高價危機。
煉油成本飆漲
今年以來,國際基準原油和主要成品油價格上漲均超過60%。鑒于全球成品油庫存量處于歷史低位,煉油利潤率原本即將重新找回立足點,然而,屢創新高的歐洲和亞洲天然氣價格,卻讓大部分煉油廠再次陷入復蘇艱難的境地,煉油商的盈利空間正被加速侵蝕。
天然氣尤其是甲烷,是工業制氫的核心來源,煉油廠通過加氫裂化器和加氫處理器等工具,利用氫氣處理高硫原油,進而合成硫含量低的柴油產品。國際能源署指出,理論上來說,天然氣價格的上升可能會使一些煉油廠的業務毫無利潤。
尋求低成本運營模式
所有煉油廠都在精心調整運營模式,試圖找出降低成本但不過分影響產品價值的最佳運營模式。其中,歐洲的煉油商們已經開始重新調整其精煉產品規格、降低整體加工率,甚至開始改變傳統的原油購買模式。
能源咨詢公司特納梅森指出,盡管冬季石油產品需求增加,但由于天然氣價格飆升,歐洲和亞洲的一些煉油廠可能無法提高原油煉化產能,只能被迫調整精煉模式。
天然氣價格激增還在影響煉油廠偏好的原油等級,比如擁有加氫裂化裝置的煉油廠可能不得不削減加工量,或是在生產氫氣的裝置中改用液化石油氣代替天然氣。
影響原油銷售格局
另據路透社消息,最近,有歐洲貿易商透露,對低硫原油的需求正逐漸超過高硫原油。
Energy Aspects指出,歐洲地區可能需要從美國和西非地區進口更多的低硫原油。天然氣價格的飆升阻礙了含硫原油加工,歐洲煉油商的低硫原油進口比例,將從目前的42%增加到47%,這相當于在第三季度進口量的基礎上再增加37萬桶/日進口量。與此同時,一些高硫等級的原油則在努力減少庫存。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潤滑油信息網微信公眾號(sinolub)
作為世界500強,加拿大石油擁有豐厚的油砂礦資源,經營著世界上最大的基礎油精煉廠之一,調配并包裝生產出多種潤滑油成品。
南京東沛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DU-HOPE INTERNATIONAL GROUP)是一家成立于1978年的專業外貿企業,注冊資金3900萬元。
北京龍潤凱達石化產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中國北方地區潤滑油基礎油銷售量最大的貿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