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超半數議員投票同意了歐盟委員會去年提出的“禁燃”立法決議,歐盟各成員國距離2035年起全面禁止銷售燃油車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據報道,當地時間6月8日,歐盟議會在法國斯特拉斯堡以339票贊成,249票反對,24票棄權的表決結果支持到2035年在歐盟境內全面禁售燃油車的提案。
但歐盟議會對該提案的支持并不意味著2035年的“禁燃令”就已成為法律。未來一段時間內,歐盟議會還將與歐盟各成員國進行磋商,在得到各成員國政府的一致批準后,這項法案才能正式施行。
除此之外,歐盟議會成員還在會上否決了一項關于放寬“禁燃”要求的修正案。該修正案要求汽車制造商在2035年前減排90%,而不是歐盟委員會提出的100%。也就是說,即便德國等游說團體希望歐盟給予成員國一定程度的寬限,但事實證明,歐盟推進“禁燃”心意已決。
2035年禁燃已成定勢
去年7月,歐盟委員會公布了展現其碳中和雄心的“減排55”一攬子計劃,其中提出到2030年歐盟溫室氣體排放量要在1990年水平上降低55%的目標,以及到2035年歐盟禁售燃油車的建議。
如果得到各成員國的支持,2035年后,歐盟27個成員國中的汽油、柴油和混合動力驅動的新車都將不復存在。
“如果屆時能達成協議,歐洲的內燃機汽車將會走向終結,也標志著一種主導了一個多世紀的交通方式將迎來根本性的變革。”彭博社在一篇報道中稱,“此外,對于歐盟的氣候行動議程來說,這也將是一場至關重要的勝利,因為事實證明,交通運輸行業是最難脫碳的行業之一。”據悉,汽車排放的溫室氣體約占歐洲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的12%,歐洲的環保人士對議會的這一決定表示歡迎。總部位于布魯塞爾的交通與環境聯盟表示,這次投票為“避免氣候變化失控提供了一次奮勇一搏的機會”。
而來自保守派的歐洲人民黨議員,以及其他右翼團體則表現出反對情緒,因為他們擔心,過快地實現汽車產業的電動化轉型,可能會導致大規模的裁員。
作為歐盟一攬子氣候立法草案的一部分,這部汽車法案正在接受審查。在通過前,歐盟成員國政府需要在未來幾周或幾個月內做出決定。
德國反對呼聲大
雖然歐盟希望通過加快電動汽車的發展來加大應對氣候變化的力度,以幫助其實現到2050年溫室氣體零排放的目標,但歐盟的這一“禁燃令”卻遭到了歐洲最大汽車國家德國的強烈反對。
因為德國汽車制造商一直專注于生產性能強勁、價格昂貴的內燃機汽車,在電動汽車方面落后于外國競爭對手。如果得到歐盟各國批準,德國汽車制造商將很難在2035年的最后期限達成禁售燃油車的目標。
作為德國汽車工業的游說組織,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對這次投票進行了指責。據報道,VDA稱歐盟在禁售燃油車,推進電動車的同時,卻忽視了歐洲充電基礎設施匱乏的現狀。
會計師事務所安永預計,到2035年,歐洲將會有1.3億輛電動汽車在路上行駛,因此整個歐洲將需要6500萬個可以有效運轉的電動汽車充電樁,其中85%需要被安裝在家中。但在目前,歐洲的充電樁卻嚴重不足。
為此,VDA建議歐盟議員廢除2035年的“禁燃令”,理由除了該地區的充電網絡仍處于起步階段外,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目前德國有低碳燃料替代方案可供選擇。言下之意,是歐盟的這一禁令沒有把德國正在大力推進的合成燃料(e-fuels)進行豁免。用VDA的話說,歐盟的這次投票是“一個反對創新和技術的決定”。
據悉,德國大眾汽車集團旗下的保時捷、奧迪、賓利和大眾都在研究合成燃料這項技術,因為這些公司認為,電氣化技術并不能快速減少碳排放,尤其在燃油車保有量仍占主導的現階段。因此,在不需要對現有發動機進行重大機械改造的前提下,合成燃料可以成為目前汽油和柴油的替代選項,因為合成燃料利用可再生能源生產,排放物相比傳統燃油更清潔,能汽油發動機幾乎可以完全實現碳中和。但這一建議卻遭到了歐洲議員的拒絕。
車企大力跟進
不管歐盟是否會出臺禁燃立法,但歐洲市場上的諸多大型汽車制造商已經提出了自身的禁燃規劃。據彭博社報道,目前,福特、沃爾沃、奧迪、Mini、捷豹以及Stellantis所有在歐洲銷售的品牌——都已承諾在2035年底前停止銷售燃油車。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福特和沃爾沃還加入了一個由27家企業組成的企業聯盟,呼吁歐盟從2035年起禁止銷售新的內燃機汽車和貨車。
該聯盟在一封郵件中表示:“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加起來占歐洲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15%。為了使路上的所有汽車和貨車在2050年前達到零排放,最后一輛使用任何內燃機形式的汽車(包括混合動力汽車)應不遲于2035年停止銷售。
雖然各大車企在歐洲禁燃的呼聲較高,但從近幾個月的發展態勢來看,歐洲的電動汽車銷量卻不甚樂觀。行業機構JATO Dynamics表示,歐洲的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銷量在維持了幾個月的良好發展態勢后,目前卻停滯不前。
根據JATO Dynamics公布的數據,5月,歐洲共有約15.4萬輛插電式汽車(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售出,與2021年5月相比下降了1.4%,出現了連續兩年的銷量下滑。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潤滑油信息網微信公眾號(sinolub)
作為世界500強,加拿大石油擁有豐厚的油砂礦資源,經營著世界上最大的基礎油精煉廠之一,調配并包裝生產出多種潤滑油成品。
南京東沛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DU-HOPE INTERNATIONAL GROUP)是一家成立于1978年的專業外貿企業,注冊資金3900萬元。
北京龍潤凱達石化產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中國北方地區潤滑油基礎油銷售量最大的貿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