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石油創八年最高凈利潤
石油和天然氣巨頭英國石油公司周二發布報告稱,在大宗商品價格飆升之際,公司全年凈利潤大幅提升,為近八年來的最高水平。
據公司公布的數據,2021年英國石油公司的“基本重置成本利潤”(同凈利潤)為128億美元,而前一年則為-57億美元。據Refinitiv的調查,分析師預計全年凈利潤為125億美元。
英國石油還公布了第四季度凈利為41億美元,高于分析師預期的39億美元。公司的CEO Bernard Looney稱,公司正處于轉型期,計劃用15億美元進行回購,并將股息維持在5.46美分。
截至2021年底,公司的凈債務從2020年底的389億美元降至306億美元。公司股價今年以來,已累計上漲超25%。
埃克森美孚現金流創十年新高
埃克森美孚今年以來累計上漲34%。公司Q4營收為849.65億美元,上年同期為465.4億美元,同比增長82.6%;凈利潤為88.7億美元,上年同期凈虧損200.7億美元。
??松梨诘膹妱艠I績得益于油價的穩步攀升。原油價格從去年12月初低于每桶66美元的水平,到本周挑戰了每桶90美元的關口——這是2014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在新冠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原油價格低于每桶17美元。油價的反彈可能還沒有結束。盡管目前油價已達到7年多來的最高水平,但市場觀察人士已經形成了一種共識,即油價可能會在某個時點突破100美元。一些知名分析師甚至提出了更高的價格。
這種預期推動了石油行業的普遍上漲。隨著埃克森美孚宣布實現自2014年以來的最大利潤(其現金流創近十年來新高),到目前為止,美股能源行業在2022年已經增長了23%。相比之下,同期標準普爾500指數的跌幅超過了5%。
“期神”巴菲特
“股神”也可以是“期神”。2020年8月,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宣布向日本五家最大貿易公司注資共60億美元。
2021年8月,隨著大宗商品價格的飆升,伯克希爾所持有的這五家公司股份的總價值增加了約20億美元,回報率超過30%,而這一回報率還未計入股息收入。
2022年,由于供應限制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再加上需求反彈,導致能源、金屬和農作物等大宗商品價格飆升,而巴菲特所持股的這些日本公司一直是大宗商品紅火漲勢中的最大贏家。巴菲特投資的這五家公司,分別是伊藤忠商事、丸紅公司、三菱商事、三井物產和住友商事。
商品今年將繼續跑贏股票
2021年,全球主要大宗商品價格指數均創出歷史性新高。此前,摩根士丹利認為商品今年將繼續跑贏股票。
摩根士丹利分析認為,五大看多因素將使得大宗商品再次跑贏股市:
1、對通脹保護的需求仍可能占主導。摩根士丹利認為,投資者對大宗商品的配置仍遠低于歷史平均水平。由于未來十年的通脹不太可能像過去十年那樣低迷,因此通脹對沖的需求將會繼續支持大宗商品。
2、能源轉型對大宗商品的影響偏向積極。能源轉型創造了巨大的新需求,尤其是對金屬的需求。能源轉型也給石油和天然氣需求的前景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可能會限制未來幾年的供應,導致這兩個市場都處于持續緊張狀態。
3、地緣政治事件對大宗商品供應的影響。
4、經濟重新開放將支持需求回升。全球各國政府總共宣布了約11萬億美元的支出措施和另外約6萬億美元的流動性支持,共占全球GDP的約18%,可能創造高于趨勢的商品需求。
5、投資不足將長期抑制供應。
高盛大宗商品研究全球主管Jeff Currie表示,他從未見過大宗商品市場像當前這樣對供應短缺進行定價。Jeff Currie表示:“我做這一行已經30年了,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市場。”“這是一場危機,我們什么都沒有了,不管是石油、天然氣、煤炭、銅、鋁還是其他東西。”
多個大宗商品市場的期貨曲線正在以超級現貨溢價的方式交易,這種結構表明,交易員們正在為即時供應支付巨額溢價,而這通常被認為意味著大宗商品嚴重供應不足。
追蹤23種能源、金屬和農作物期貨的Bloomberg商品現貨指數(Bloomberg Commodity Spot Index)今年已創下新高。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油價飆升推動的,目前油價已達到2014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截至發稿,WTI原油期貨價格跌0.83%,報91.54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跌0.32%,報92.97美元/桶。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潤滑油信息網微信公眾號(sinolub)
作為世界500強,加拿大石油擁有豐厚的油砂礦資源,經營著世界上最大的基礎油精煉廠之一,調配并包裝生產出多種潤滑油成品。
南京東沛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DU-HOPE INTERNATIONAL GROUP)是一家成立于1978年的專業外貿企業,注冊資金3900萬元。
北京龍潤凱達石化產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中國北方地區潤滑油基礎油銷售量最大的貿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