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正式開幕。在國家“雙碳”戰略的驅動下,進博會開展以來首次設立了零碳展區。而在同期舉辦的“中國石油國際合作論壇”上,一場關于“能源轉型”的深度討論也正在同步進行。bp集團全球首席執行官陸博納(Bernard Looney)受邀線上參與此次論壇,并發表主旨演講《攜手合作伙伴,共創低碳未來》。下文為演講全文節選:
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跨國公司之一,bp自1973年起便見證了中國經濟歷經改革開放、不斷發展并取得非凡成就的偉大進程。我們知道,中國的未來潛力無限。因此我們很自豪能夠與中國合作伙伴一道,以更加符合當地人民所求所需的方式,來滿足他們的能源需求。
對于能源轉型,bp認為可再生能源將迎來迅速增長,但同時世界對石油和天然氣仍有持續需求。我們還相信,在一個更加多元化能源結構下取得成功的關鍵,是整合不同的能源解決方案,以滿足客戶的綜合需求。而沒有什么比中國正在發生的變化更能說明這一切。
在我們看來,這樣的能源轉型對于像bp和其他能源公司,都意味著巨大的機遇。而這主要基于以下三點原因:
1 首先,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可靠、負擔得起且清潔的能源。這其中既有西方國家,因為這些國家的能源需求經過兩個世紀的增長,已經進入平臺期或者開始下降;同時也有東方國家,比如將引領未來能源增長的中國。到2050年,中國的能源消費可能總計占全球能源消費的五分之一。中國民眾和全世界民眾一樣,都希望獲得可靠且負擔得起的清潔能源。
2 其次,開發更加低碳能源的勢頭將比以往更加猛烈。例如中國已做出承諾,將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誠然,這種發展動力不應只體現在政府層面。在全球范圍內,超過3000家企業、700個城市和30個地區已承諾到本世紀中期實現凈零排放。總體而言,它們占全球排放量的25%和國民生產總值的50%以上。很多人認為新冠疫情會減緩能源轉型的勢頭,但事實上,疫情使得能源轉型加速,并變得更加重要。
3 這就引出了能源轉型將成為發展機遇的第三個原因,即重新探索,改造和升級世界能源系統需要數萬億美元的投資。對于有能力提供滿足世界日益增加的能源需求的“綠色轉型”公司來說,這創造了巨大的商機。
許多公司都能提供可靠且可負擔得起的能源。但能夠提供可靠、負擔得起并且更加低碳的能源的公司卻不多。試想一下,要支持醫院、數據中心或整個城市這樣的客戶,將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而bp擅長應對這種復雜性帶來的挑戰。一直以來,我們都將處理此類復雜系統工程的能力視為公司的立足之本。我們擁有逾千名工程師和技術人員,以及世界領先的貿易業務,同時我們也尤為珍視合作伙伴關系。
這些合作伙伴關系可以有多種形式:
1 與政府建立合作。在中國,我們正在攜手努力開拓可再生能源業務。
2 與城市建立合作。目前我們正與位于蘇格蘭的阿伯丁和位于美國的休斯頓開展合作。
3 與世界各地的公司合作:包括挪威國家石油公司、印度瑞來斯實業公司,當然,還有中國石油。
只有在當下繼續為利益相關者提供解決方案,我們才能成功轉型并創建低碳未來。
正如我們bp內部常說的一句話:業績增長與持續轉型,需要齊頭并進。而中國為我們提供了實現這一戰略的巨大機遇:無論在油氣業務、便利零售與移動出行業務,還是在風電,光伏,CCUS,氫氣等低碳能源方面。在中國,為中國,這正是機遇之所在。中國擁有巨大的能力和一些最先進的技術,特別是在數字領域方面,這已經被大規模部署到清潔能源解決方案中,同時也已經在光伏發電和中國的交通電氣化中得到了體現。此外,我們還期待與其他中國伙伴繼續建立和加強伙伴關系,實現互利共贏,助力中國實現未來發展藍圖,共同滿足中國消費者的能源需求。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潤滑油信息網微信公眾號(sinolub)
作為世界500強,加拿大石油擁有豐厚的油砂礦資源,經營著世界上最大的基礎油精煉廠之一,調配并包裝生產出多種潤滑油成品。
南京東沛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DU-HOPE INTERNATIONAL GROUP)是一家成立于1978年的專業外貿企業,注冊資金3900萬元。
北京龍潤凱達石化產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中國北方地區潤滑油基礎油銷售量最大的貿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