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突破30萬元僅過去一個月,碳酸鋰價格又站上了40萬元大關。
據上海鋼聯數據顯示,2月10日部分鋰電材料報價再度上漲,電池級碳酸鋰上漲1萬元/噸,均價報40萬元/噸。
這較2021年底的28萬元/噸,已上漲超過四成;較去年同期漲幅超過4倍。
相較于現貨報價,碳酸鋰期貨市場表現更為突出。根據WIND數據,截至2月10日,碳酸鋰2022年4月合約價格已漲至42.15萬元/噸,6月合約漲至42.6萬元/噸,表明市場仍看漲碳酸鋰后期價格。
上海鋼聯新能源事業部鋰分析師曲音飛接受界面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以當前市場情況看,預計碳酸鋰價可以突破50萬元/噸。
“當產品提價無法向終端傳導,鋰精礦供應緊張得到有效緩解時,價格將會觸頂。”曲音飛稱。
供需錯配仍然是推動價格持續走高的主要因素。
曲音飛表示,尤其是2021年12月-2022年2月期間冶煉端檢修情況頻現,加劇了市場供緊現象,下游受原料庫存低位影響,補庫需求較為強烈,供需矛盾支撐價格進一步上漲。
東吳證券預計,2022年全球碳酸鋰有效供給約75萬噸。其中新增供給17萬-20萬噸,對應約280 GWh電池供應能力,約滿足電動車60%的需求增長。加上2020-2021年行業消化了此前大量庫存,今年碳酸鋰供給為緊平衡狀態,價格將持續上行。
限制碳酸鋰產量的并非是加工能力,而是實實在在的鋰礦緊張。
“鋰精礦是產業鏈最緊缺的部分。受限于資源端供應不足,國內冶煉端整體開工無法達到滿負荷狀態,也是造成市場供應緊張原因之一。”曲音飛告訴界面新聞。
當前需求側增量明顯,主要來自電動車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兩方面。
得益于政策層面的推動,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將持續增加。根據國務院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達到20%。
2021年10月國務院印發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提出到2030年,新增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的交通工具比例達到40%左右。
平安證券預測,2022年電動車全球銷量將突破900萬輛,增速近50%;東吳證券預測更為樂觀,預計銷量突破千萬輛,增速超過60%。這勢必帶動碳酸鋰需求。
儲能電池也將成為鋰離子電池另一大市場。
東方證券預計,2022年全球儲能電池裝機規模87.5 GWh,對應約6.1萬噸碳酸鋰用量;2025年儲能電池裝機規模將達283.9 GWh。
作為動力電池的關鍵原材料,碳酸鋰價格上漲導致電池端盈利承壓。2021年,動力電池廠商毛利出現普遍下降。
東吳證券曾測算,碳酸鋰成交均價30萬元/噸時,電池價格上漲10%,可對應約15%的毛利率;碳酸鋰成交均價40萬元/噸時,電池價格需上漲20%,才可對應約15%的毛利率。
一般情況下,電池價格上漲10%,對應電動車單車成本上漲5000元左右,這一幅度仍在車企可消化范圍內。
圖表來源:華安證券
華安證券表示,隨著中游材料部分環節產能逐步釋放,高企的材料價格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得到緩解。
此外,如果電池廠與整車廠商能夠協商價格,逐步建立金屬聯動機制,可有效緩解電池廠成本壓力,毛利得以修復。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潤滑油信息網微信公眾號(sinolub)
作為世界500強,加拿大石油擁有豐厚的油砂礦資源,經營著世界上最大的基礎油精煉廠之一,調配并包裝生產出多種潤滑油成品。
南京東沛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DU-HOPE INTERNATIONAL GROUP)是一家成立于1978年的專業外貿企業,注冊資金3900萬元。
北京龍潤凱達石化產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中國北方地區潤滑油基礎油銷售量最大的貿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