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家布局七大石化產業基地,引進國外優秀化工技術和投資就知道未來的化工路該怎么走了。
化工有很強的規模效應,規模越大,成本越低,產量越高,定價能力就越強,利潤越大,生產越穩定。
加上我們國家搞碳中和,那就要保護環境搞綠色化工,所以原來的一些污染大的廠子,技術落后的廠子,都要被淘汰,而合格的小廠子也可能因為定價和成本問題被大廠子擠垮。所以你可以看得到近幾年都是千萬噸級的,核心是化工和石化方向的大廠子陸續審批、建廠、開工。
我國煉油能力很強,但是煉油的利潤沒有搞化工品來的高,而且對油的需求很快會達到飽和,新能源汽車如果上市也會陸續淘汰很多燒油的汽車,一方面油會產能過剩,一方面化工品還要持續向從國外進口,定價權都是國外化工巨頭的,多少錢你也得捏鼻子買,然后提高產品價格,再把多花的這部分錢轉移到消費者身上。結果我國企業利潤沒增長,可能還因為價格影響銷量,而由消費者買單。
另外,碳中和的意思并不是不再使用化石燃料,不產生二氧化碳,這是不現實的,就算不生火做飯,至少你還要呼吸吧?呼吸也是會產生二氧化碳的,你能不呼吸嗎?所以碳中和是讓產生的二氧化碳和消耗的二氧化碳相等,相互抵消,從而實現“零排放”。那么想在2030年碳達峰,光靠植樹造林增加二氧化碳的消耗是滿足不了目標需求的,所以大頭還是要節能減排,改變能源供給結構,減少火力發電和化石燃料的使用,轉而使用水電、風電、光伏電、核電等等清潔能源。
減少化石燃料的消耗也是很重要的一環,所以以后對油的需求會減少,那油的需求減少了,一定會加快石化行業的發展,減油增化就是未來5-10年的目標了。
未來會新增很多新工藝且大處理量的化工裝置,且是多裝置聯合,增加靈活性,降低成本,能夠有效降低風險,增加利潤,根據市場需求調節生產結構。還會淘汰掉小煉廠,淘汰掉落后產能,因為他們的廠子小,規模效應不明顯,相對于大廠,他們的成本很高,產品對于市場沒有優勢,必然會虧錢淘汰。而落后產能也同樣,在規模同等的情況下,裝置工藝落后,生產的產品能耗上升,品質下降,同樣會在成本和質量上落后于新工藝大裝置,所以也會被淘汰掉。而且一旦這些小廠和落后產能被淘汰,許多新廠一定會集中在沿海及某些內陸化工產業園區內進行集中建廠,特別是沿海,有港口碼頭可以極大的節約運輸成本和生產成本。別問我為什么會節約生產成本,有一種很重要的工業介質叫冷卻水,在生產中有多重要,懂的都懂,海水淡化裝置上一套也要不了多少錢。
以后化工和石化發展會比煉化好,盡量去大廠,學技術,學新工藝,能去國企就不要去私企,以后就是高附加值的化工的發展時期了。但是待遇就得看情況了,這行的待遇,不到工程師以上,也就那樣了,干著最危險最累的活,拿著餓不死的工資,具體怎么選還是看你自己了。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潤滑油信息網微信公眾號(sinolub)
作為世界500強,加拿大石油擁有豐厚的油砂礦資源,經營著世界上最大的基礎油精煉廠之一,調配并包裝生產出多種潤滑油成品。
南京東沛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DU-HOPE INTERNATIONAL GROUP)是一家成立于1978年的專業外貿企業,注冊資金3900萬元。
北京龍潤凱達石化產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中國北方地區潤滑油基礎油銷售量最大的貿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