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CEA)對醞釀中的歐七排放標準表示不滿,認為設立該法規的目的就是扼殺內燃機,促使汽車制造業全面電氣化。
歐盟委員會下屬的超低排放聯盟(Clove)已提出一系列針對歐七排放標準的尾氣有害物減排舉措,比如以超級催化代替目前的三元催化,同時強制安裝車載診斷系統,對本車排放進行自測。
超級催化包括一個(前置)電加熱催化單元,一對 1.0 升的傳統三元催化單元,一支 2.0 升微粒過濾器,以及氨滑(過剩氨)吸收催化裝置。如此復雜的催化裝置再加上成本不菲的車載排放診斷系統,繼續生產以內燃機為動力的家用買菜車將無利可圖。
車載排放診斷系統將保證發動機在 15 萬英里(25 萬公里)壽命周期內及所有工況下均滿足 2025 年開始實施的歐七排放標準。
汽車制造商指出,現有的歐六標準赦免了某些極限工況,比如冷啟動瞬間,起步瞬間,急加速,上坡,拖拽或牽引等邊界條件均不納入現有的歐六考核內容。
但新的歐七標準不容忍任何邊界條件,車輛以滿載狀態在低溫高海拔環境下爬坡——盡管這種情況在發動機全壽命周期內并不常見,也必須滿足歐七排放標準。以激烈駕駛為應用場景的大馬力肌肉車及超跑也會遭殃。
ACEA 對此非常不滿,將最惡劣的邊界條件納入考核標準將大大推高內燃機研發成本。同時,歐七還新增了新的污染物排放限制,不僅要監測氮氧化物、一氧化碳、顆粒物,另外追加了氨氣、甲烷,和二氧化氮三項指標,所規定的超低排放數值導致車載診斷系統很難給出準確結果,其難度等同于在車上建一座精密實驗室。內燃機變得極端復雜和昂貴,制造商將對此失去興趣,被迫向電氣化轉型。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潤滑油信息網微信公眾號(sinolub)
作為世界500強,加拿大石油擁有豐厚的油砂礦資源,經營著世界上最大的基礎油精煉廠之一,調配并包裝生產出多種潤滑油成品。
南京東沛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DU-HOPE INTERNATIONAL GROUP)是一家成立于1978年的專業外貿企業,注冊資金3900萬元。
北京龍潤凱達石化產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中國北方地區潤滑油基礎油銷售量最大的貿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