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幣驅逐良幣(Bad money drives out good)是指當一個國家同時流通兩種實際價值不同而法定比價不變的貨幣時,實際價值高的貨幣或銀子(良幣)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輸出而退出流通領域,而實際價值低的貨幣(劣幣)反而充斥市場。由16世紀英國伊麗莎白財政大臣格雷欣提出,也稱“格雷欣現象”(Gresham's Law)。
在當今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劣質產品往往通過低價策略迅速占領市場,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為潤滑油行業的健康發展亮了紅燈。中國潤滑油信息網在關于產品質量的問題市場調研中,某大型潤滑油OEM廠商人士透露,“前段時間我們還做了一些電商平臺的OEM,主要是因為年初的時候囤了不少低價基礎油。但現在庫存用完,新采購的原材料價格高,這些單子都無法做。平臺只能去找那些小油廠做低配方的油”。某知名品牌的市場人士吐槽,“我們品牌出品的潤滑油可以說達到110分,但這么好的產品干不過人家50分的,這個現象非常不好”。
理化指標符合標準 性能不給力
潤滑油主要由基礎油和添加劑調和而成,好的潤滑油必須有優質的基礎油和添加劑為原料。目前大型汽修連鎖代工的潤滑油OEM良莠不齊,在過度控制采購成本之下,潤滑油的質量堪憂。LubTop總評榜榮譽導師、行業知名專家張晨輝老師表示,雖然在質量達標檢測上,某些潤滑油OEM產品的理化指標符合國家標準,但實際性能上與知名品牌潤滑油相去甚遠,由于按照政策,進入市場銷售不需要做臺架試驗,相關性能指標也沒有體現。以低價銷售機油,搞亂了市場價格和行業秩序,而低質量機油最終坑害的是車主消費者。
業界人士表示,目前有效在用的潤滑油國家標準,大部分是20年前的,有些還是1987~1998 年之間制、修訂的,內容比較陳舊。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設備制造水平的提高和新技術的普遍應用,越來越多的新技術和復雜的新設備被廣泛應用于日常生活和生產實踐中,一些潤滑油還沒有相關的國家標準。在潤滑油產品的質量監控方面,尤其對于潤滑油的使用方面缺少了統一、有力的標準依據。
汽車行業的進步與潤滑油質量標準滯后的對比
消費者和經銷商應認準代工企業
低價惡性競爭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也破壞了市場的正常秩序。經銷商和修理廠在這種競爭壓力下,被迫接受低價劣質產品,導致市場上劣質產品泛濫。長期來看,這不僅影響了消費者對整個行業的信任度,也使得真正有質量保證的優質產品難以生存。對此,代工企業應敢于亮出品牌,通過提升自身產品質量和品牌價值,贏得市場信任。
在線調查結果顯示,消費者非常關注供應鏈的透明度、產品的性能穩定性以及渠道的虛假宣傳,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消費者難以信任代工產品,從而影響品牌的市場聲譽。
有市場人士認為,為了避免購買劣質產品,消費者和經銷商應認準代工企業。目前,市場上的代工需求的企業多為后市場品牌,凡是代工產品必須注明代工的潤滑油廠名。因此,提升市場透明度,讓消費者了解代工企業的品牌和生產背景,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
業界專家表示,未來將呈現品牌集中化趨勢,代工業應集中在有品牌的OEM/ODM代工企業。知名品牌代工的產品通常經過嚴格的質量控制,消費者可以放心使用。
拒絕劣幣驅逐良幣,需要代工企業敢于亮出品牌,提升產品透明度和質量保證。消費者和經銷商在購買潤滑油產品時,應認準代工企業的品牌和背景,選擇那些有品牌保障的產品。通過這一方式,可以有效遏制低價惡性競爭的現象,推動行業朝著健康、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代工企業通過打造自身品牌,不僅能夠贏得消費者的信任,也有助于提升整個行業的質量標準和市場秩序。只有當市場中的每一個參與者都意識到質量的重要性,并為之努力時,整個行業才能實現真正的繁榮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