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化學公司德國化學制造商巴斯夫宣布計劃到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
基于開發低排放和無二氧化碳技術的最新進展,該公司還正在顯著提高其2030年中期目標,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巴斯夫現在希望與2018年相比,將其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25%,盡管實現了目標增長并在華南建設了大型Verbund工廠,但仍要實現這一目標。排除計劃增長的影響,這意味著到本十年末,將當前業務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一半。總體而言,巴斯夫計劃在2025年之前投資至多10億歐元(11.8億美元)以實現其新的氣候目標,并在2030年之前再投資20億歐元(23.6億美元)至30億歐元(35.4億美元)。
2018年,巴斯夫集團在全球范圍內的排放量相當于219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在1990年,這個數字大約是這個數字的兩倍。新的2030年排放目標比1990年減少約60%,超過了歐盟的負55%的目標。
“新的氣候目標彰顯了我們的決心以及巴斯夫對《巴黎氣候協定》的承諾。氣候變化是21世紀最大的挑戰。作為回應,我們必須調整我們的流程和產品組合。我們現在需要加快這一轉變。我們必須首先專注于這一旅程的初始步驟,而不是最后的步驟。因此,巴斯夫將增加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而且,我們將加快開發和部署用于生產化學品的新型無二氧化碳工藝。憑借透明性和提供的產品來系統地和逐步減少巴斯夫產品在整個價值鏈中的碳足跡,我們幫助各行各業的客戶減少了自己產品的碳足跡。”
巴斯夫用新技術替代化石燃料
到2050年向凈二氧化碳零排放進行長期過渡的核心是使用新技術,該技術將用可再生資源發電代替天然氣等化石燃料。這些技術大多數是由巴斯夫與合作伙伴合作開創的,目前處于試驗階段。這些技術的大規模推廣只有在2030年之后才能完全實現。為了在該日期之前加速避免二氧化碳排放,巴斯夫還繼續系統地對現有生產工廠實施持續改進過程。此外,巴斯夫將逐步改用可再生能源以滿足其電力需求,并計劃投資于風電場以促進這一發展。
巴斯夫目前正在開發的最重要的新技術之一是電加熱蒸汽裂解爐,用于生產乙烯,丙烯和丁二烯等基礎化學品。這些化學品是眾多價值鏈的基礎,對于化學品生產至關重要。氫是許多化學生產過程中的另一種重要原料。為了實現無二氧化碳的氫氣生產,巴斯夫正在并行進行兩個過程:市售的水電解和甲烷熱解,巴斯夫為此開發了一種新的工藝技術。提高能源效率的另一個重要手段是使用電動熱泵從廢熱中產生不含二氧化碳的蒸汽。
巴斯夫預計,向氣候中性生產工藝的轉變將導致該集團主要工廠的電力需求急劇增加,包括未來十年中德國路德維希港的最大生產工廠。從2035年左右開始,預計該集團的電力需求將是今天的三倍以上。
“這將需要投資來開發和建設新的生產工廠。化工生產轉型的先決條件是以可靠的價格可靠地獲得大量可再生電力。目前,德國情況并非如此。因此,巴斯夫旨在參與可再生能源發電設施的投資,以滿足其自身的需求。監管框架條件對于使這種轉型在經濟上可行也是至關重要的。
巴斯夫參與眾多旗艦項目
除了計劃中的可再生能源投資外,巴斯夫還致力于一些具體的旗艦項目:
巴斯夫與SABIC和Linde一起,致力于為世界上第一臺電加熱蒸汽裂解爐實現中試爐。與傳統的裂解裝置相比,這將使基本化學品的生產幾乎不含二氧化碳。如果獲得必要的資金,試點工廠計劃最早于2023年啟動。-巴斯夫正在開發甲烷熱解技術,用于從天然氣中無二氧化碳生產氫氣。與其他生產無排放氫氣的方法相比,甲烷熱解僅需大約五分之一的電能。在路德維希港建造了一個試驗堆,并正在啟動。該項目的資金由德國聯邦教育和研究部提供。
與西門子能源公司合作,巴斯夫目前正在研究在路德維希港工廠建設容量為50兆瓦的PEM(質子交換膜)水電解系統的可行性,該系統可用于從水和電中無二氧化碳生產氫氣。這種不含二氧化碳的氫氣將主要用作Verbund的原料,但也將在有限的范圍內用于支持萊茵-內卡都會區的出行市場的啟動。
在安特衛普基地,巴斯夫計劃投資北海最大的碳捕集與封存(CCS)項目之一。與安特衛普@C的合作伙伴一起聯盟,這為避免每年從基礎化學品生產中避免超過一百萬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創造了機會。最終投資決策的目標是2022年。
保持競爭力
巴斯夫為自己設定了一個宏偉的目標,即到2050年實現氣候中和,因為該公司堅信長期的戰略必要性以及技術可行性。但是,在當今的框架條件下,大多數新技術還沒有競爭力。由于用新工廠代替現有的高效生產工藝非常耗資,因此巴斯夫正試圖從歐洲和國家計劃(例如IPCEI(歐洲共同利益的重要項目))獲得資金。
“我們堅信,最終所有參與其中的參與者都將共同努力,使這一百年一遇的轉型在經濟上取得成功。這還包括消費者接受整個價值鏈中較高的無二氧化碳產品價格,以抵消較高的運營成本和額外的投資。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需要行業與決策者之間進行新的合作,以達成積極的,以結果為導向的法規,并保持我們的國際競爭力。”
基于巴斯夫集團的范圍1和范圍2排放量;根據《溫室氣體議定書》,其他溫室氣體被轉化為二氧化碳當量。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潤滑油信息網微信公眾號(sinolub)
作為世界500強,加拿大石油擁有豐厚的油砂礦資源,經營著世界上最大的基礎油精煉廠之一,調配并包裝生產出多種潤滑油成品。
南京東沛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DU-HOPE INTERNATIONAL GROUP)是一家成立于1978年的專業外貿企業,注冊資金3900萬元。
北京龍潤凱達石化產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中國北方地區潤滑油基礎油銷售量最大的貿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