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潤滑油原料(如基礎油、添加劑)價格波動劇烈,疊加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升導致需求收縮,中小企業確實面臨生存壓力,部分企業開始突破質量紅線,降標減配。某短視頻博主爆料,C3柴機油原來要求的必須要用三類基礎油,現在很多潤滑油廠家都改成了二類基礎油”。近日,中國潤滑油信息網(sinolub.com)收到不少咨詢,求證上述市場傳聞以及某些自媒體報道的真實性,就“C3柴機油基礎油降級”傳聞,中國潤滑油信息網專訪了LubTop總評榜榮譽導師、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全國潤滑油聯盟專家委員會主任張晨輝先生。
專家核心觀點:
1.技術背景:歐洲ACEA標準 C3規格是針對中等負荷柴油發動機油的標準,三類基礎油(高粘度指數礦物油/加氫裂化基礎油)通常用于滿足高溫高剪切(HTHS)黏度要求(≥3.5 mPa·s)。若改用二類基礎油(溶劑精制礦物油),HTHS黏度可能低于標準,導致潤滑不足。
2.市場可能性:不排除部分企業通過添加劑優化(如添加高分子聚合物)彌補基礎油性能差距,但若完全不達標則屬于違規。需核查具體產品檢測報告。
合規性核查要點----質量風險分層
企業類型 | 基礎油類別 | 添加劑配比 | 檢測風險點 |
合規企業 | Ⅲ類+Ⅳ類 | 4%-5% | 符合GB 11122-2020 |
過渡企業 | Ⅱ類+Ⅲ類 | 2%-3% | HTHS黏度臨界達標 |
違規企業 | 純Ⅱ類 | <1.5% | 多項指標超標 |
業界人士表示,C3柴機油基礎油降級,將會引發發動機磨損率提升(缸套失圓度增加0.02mm/萬公里),GPF堵塞風險加?。ɑ曳殖瑯?0%以上)。業界專家呼吁,應該從生產端開始,建立原料溯源體系,對Ⅲ類基礎油供應商實施白名單管理。消費端應該優先選擇主機廠認證油品,監管層面:應將HTHS黏度納入年度抽檢必檢項目,提高違規處罰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