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二,石油巨頭雪佛龍宣布,計劃從現在到2026年底將其全球員工數量削減15%至20%!。雪佛龍表示,其目標是到2026年通過利用技術、資產出售和改變工作方式和地點等方式來削減高達30億美元的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3年底,雪佛龍在其業務部門雇用了40,212名員工,此外在服務戰還有大約5400名員工。如果裁員20%,就意味著裁員可能波及近9000名員工!據知情人士透露,該公司在內部員工大會上告訴員工,他們可以從現在起到4月或5月開始選擇買斷。
01.裁員,降本
作為五大國際石油巨頭之一,雪佛龍是美國第二大石油公司,其在全球超過180個國家有業務。業務范圍滲透石油及天然氣工業的各個方面:探測、生產、提煉、營銷、運輸、石化、發電等。雪佛龍計劃在2026年底前裁減全球15%至20%的員工,旨在削減成本、簡化業務流程,并完成重要的收購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裁員并非孤立事件:2025年1月,雪佛龍已裁減1500人(占當時員工數的2%),主要集中在二疊紀頁巖油田和加州總部,以應對油價波動。
關于此次裁員計劃的具體實施細節和受影響員工的安置方案,雪佛龍公司尚未公布。不過,雪佛龍公司表示,此次裁員是公司在面對當前經濟環境和市場挑戰下做出的必要決策。通過優化人員結構,公司可以更加高效地運營,降低成本,并增強競爭力。同時,雪佛龍也承諾將為受影響的員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幫助,以確保他們能夠順利過渡。
雪佛龍副董事長Mark Nelson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雪佛龍正在采取行動,簡化我們的組織結構,更快、更有效地執行,使公司具有更強的長期競爭力。”“我們將支持我們的員工完成過度,我們不會輕易采取這些行動。但負責任的領導需要采取這些措施,為我們的員工、股東和社區提高公司的長期競爭力。”
為實現到2026年削減30億美元成本的目標,雪佛龍提出“結構性成本優化”方案,包括技術升級、資產出售、調整工作方式與地點等。今年1月份,雪佛龍表示,正考慮出售部分資產,并在運營中擴大機器人的使用,這是該公司節省20億至30億美元成本努力的一部分。另外,雪佛龍將總部從加州遷至能源產業更集中的休斯頓,并在印度設立新中心,也是希望以此降低運營成本。
此次裁員計劃將與業務重組同步推進,未來可能通過合并部門或剝離非核心資產進一步提升效率。消息人士稱,雪佛龍將在未來兩周內重組業務,并宣布新的領導結構。
02. 雪佛龍充滿挑戰的2025
雪佛龍目前面臨著一系列經營和生產挑戰。例如,哈薩克斯坦大型油田項目的延期導致成本超支。2023年9月的消息是,雪佛龍將哈薩克斯坦巨型石油擴張項目的啟動推遲至2024年底;然而到2024年初,消息傳出,雪佛龍位于哈薩克斯坦的大型油田增產項目可能要推遲至2025年二季度才能全面啟動。
另外,今年1月31日公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也不及預期。雪佛龍財報顯示,2024年雪佛龍總營收2027.92億美元,歸母凈利潤為176.61億美元,而去年為213.69億美元。2024年調整后凈利潤 182.56,去年為246.93。雪佛龍的業績情況低于華爾街預期。致命的是,因為利潤率低導致其煉油業務自 2020 年以來首次陷入虧損。
另外一項牽動雪佛龍2025年發展的大事,莫過于其司斥資530億美元收購石油生產商赫斯的交易。雪佛龍希望在圭亞那利潤豐厚的油田站穩腳跟的交易,但該筆交易因與規模更大的競爭對手埃克森美孚的訴訟糾紛而陷入僵局。
在雪佛龍急切搭上圭亞那快車卻又懸而未決的另一面,是近年來雪佛龍的儲量替代率的下降,其石油和天然氣儲量降至至少十年來的最低水平。根據雪佛龍2024年財報,其儲量替代率為-4%,其中已探明儲量的最大降幅來自加拿大的油砂、頁巖和致密油資產。而儲量的增加主要來自二疊紀盆地和Denver-Julesburg盆地。
如此次收購實現,得益于赫斯在圭亞那Stabroek區塊的30%股份,將有助于雪佛龍提升其儲量和儲量替代率。如果雪佛龍不能完成對赫斯的收購,這將是第二筆從首席執行官邁克·沃思手中錯失的交易。2019年,雪佛龍曾斥資330億美元欲收購阿納達科石油公司,但無奈被出價更高的西方石油公司“截胡”。
不過,對赫斯的收購雖受阻,暴露了石油巨頭對稀缺資源的爭奪。圭亞那油田的潛在價值(埃克森美孚已在此實現創紀錄產量)顯示,未來并購將更聚焦于“資源質量”而非“規模擴張”。
透過雪佛龍此次大裁員,無論是組織架構重組,還是在運營中擴大機器人的使用降低成本,出售非核心資產以聚焦高利潤區塊,還是不再一味追求新的鉆井而是進行優質資產的收購,我們可以看到,盡管一波波并購推動“寡頭時代”到來,但“精益求生”仍將是石油巨頭的一味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