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財聯社消息,寶馬將繼續投資內燃機和混合動力技術。據中國潤滑油信息網從市場獲悉,寶馬明確表示,燃油車(如M3)將存在至“法規允許的最后一天”,且混合動力車型(如新M5、M3)可能采用混合動力系統。這意味著內燃機技術短期內不會消失,傳統潤滑油(如發動機油、變速箱油)仍有一定市場需求,尤其是高端車型和混動車型的專用潤滑油需求可能增長。
一、對潤滑油行業的影響
1.需求層面
總體需求有支撐:內燃機和混合動力汽車仍會在市場上占據一定份額,意味著對潤滑油的需求不會因為電動汽車的發展而急劇下降。寶馬作為汽車行業的重要品牌,其繼續投資內燃機和混合動力技術,會使相關汽車保有量和新車產量維持在一定水平,為潤滑油行業提供持續的市場需求。
高端產品需求增長:寶馬為了滿足日益嚴格的排放法規和消費者對高性能的追求,會不斷研發更先進的內燃機和混合動力技術,這將對潤滑油的性能提出更高要求,如更好的抗磨損、抗氧化、低溫流動性等性能。因此,高品質、高性能的潤滑油產品需求會增加,推動潤滑油行業向高端化發展。
混合動力專用潤滑油需求出現:混合動力汽車的動力系統兼具內燃機和電動機,其工作模式和潤滑需求與傳統內燃機有所不同,需要專門的潤滑油來滿足其復雜的工況。這將促使潤滑油企業研發和生產適用于混合動力汽車的專用潤滑油,開拓新的細分市場。
2.技術層面
推動潤滑油技術創新:寶馬的技術發展會帶動潤滑油行業的技術進步。為了適配寶馬更先進的發動機技術,潤滑油企業需要加大研發投入,開發出具有更高性能的添加劑配方和基礎油,以滿足發動機在高溫、高壓、高轉速等復雜工況下的潤滑需求。混合動力車因頻繁啟停內燃機,對潤滑油的抗磨損性、清潔性和熱穩定性要求更高。例如,寶馬插混車型曾出現機油乳化問題(因短途行駛導致水蒸氣與機油混合),需潤滑油具備更好的防乳化性能。
促進標準的更新和完善:隨著寶馬內燃機和混合動力技術的發展,行業內可能會形成新的潤滑標準和規范。潤滑油企業需要按照新的標準來生產產品,這將有助于提升整個潤滑油行業的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淘汰一些技術落后的企業。
3.市場競爭層面
加劇品牌競爭:寶馬繼續投資內燃機和混合動力技術,會吸引更多的潤滑油品牌爭奪寶馬的原配油市場和售后市場份額。這將促使潤滑油企業提升品牌形象、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以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推動市場整合:為了在與寶馬的合作中占據優勢,以及滿足寶馬對潤滑油的高標準要求,一些規模較小、技術實力較弱的潤滑油企業可能會被市場淘汰,或者被大型企業收購兼并,從而推動潤滑油行業的市場整合,提高行業集中度。
新能源轉型的長期壓力:盡管寶馬暫緩全面電動化,但新能源汽車(尤其是純電動車)的普及趨勢不可逆。傳統潤滑油需求量將逐步減少(如發動機油),但電機、減速器等部件仍需專用潤滑液和冷卻液,市場重心將轉向更細分領域。
二、潤滑油行業的應對策略
1. 技術升級:針對需求分層開發產品
傳統燃油車領域:優化現有產品性能,如開發低黏度、抗乳化、長換油周期的潤滑油(例如針對混動車型頻繁啟停工況)。
新能源領域:研發電機軸承潤滑脂、減速器專用油、電池冷卻液等產品,滿足耐高壓、高絕緣性、低導電性等新要求。
2. 綁定車企合作,定制化服務
與寶馬等車企合作開發適配混動系統的專用潤滑油,例如針對插混車型的發動機潤滑方案,或參與車企新車型的潤滑標準制定(如長城潤滑油聯合車企制定《純電動汽車減速箱用油》行業標準)。
3. 布局后市場,抓住“長尾需求”
燃油車淘汰是漸進過程,二手車、老舊車保養市場仍有利潤空間。可推出高性價比潤滑油和養護套餐,延長燃油車使用壽命。
針對混動車型的售后問題(如機油乳化),提供快速檢測和解決方案,提升用戶粘性。
4. 拓展新興市場和多元化業務
寶馬在全球汽車市場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其繼續投資內燃機和混合動力技術的決策,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全球汽車行業的發展方向,進而帶動全球潤滑油市場對內燃機和混合動力汽車潤滑油的需求,為潤滑油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提供機會。在發展中國家(如中東、東南亞)推廣傳統潤滑油,這些地區燃油車退場較慢。
開發汽車空調油、剎車油等非發動機用油,降低對單一品類的依賴。
5. 環保與品牌營銷結合
強調潤滑油的環保屬性(如低排放、可回收),貼合車企的碳中和目標。例如,宣傳產品如何幫助混動車型降低排放或延長電池壽命。
三、潤滑油行業的“雙軌制”生存
寶馬的決策為潤滑油行業爭取了轉型時間,但企業需“兩條腿走路”:
短期:深耕燃油車和混動車市場,優化傳統產品,綁定車企合作。
長期:向新能源領域滲透,通過技術升級搶占細分市場,同時拓展海外和多元化業務對沖風險。
接地氣的說,潤滑油企業要像“開飯館”一樣——既保留老顧客愛吃的招牌菜(傳統油品),又開發新菜品(新能源專用油),甚至送外賣(拓展海外),才能不被時代“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