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業在歷經一輪價格戰后,終于開始“去內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成為行業走向健康發展的一劑良方。而作為汽車和能源產業鏈中的一環,潤滑油行業同樣面臨著“內卷”難題:價格競爭激烈,低價中標的現象屢見不鮮。潤滑油行業是否也能走出“內卷”的怪圈,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平穩過渡?又該如何借鑒光伏行業的成功經驗,推動整個行業在供需優化的良性軌道上前行?本文將以光伏行業的經驗為鏡,探討潤滑油行業如何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產業鏈結構,走出價格內卷,實現利潤的穩步提升。
光伏行業“去內卷”的啟示:
光伏行業自2020年以來經歷了劇烈的價格競爭,許多企業通過削減成本、壓低價格以爭取市場份額。近年來,光伏行業因價格競爭的“內卷”現象而陷入困境:一方面,企業通過低于成本的價格競爭來獲取市場份額,導致整個行業利潤空間被壓縮;另一方面,低價中標引發的行業惡性競爭,不僅擾亂了市場秩序,也嚴重影響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然而,隨著光伏行業協會的介入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光伏產業逐步實現了“去內卷”:
1.結構性優化: 光伏行業通過整頓低價中標行為,促使企業以合理的價格參與競爭,同時剔除市場中存在的低效產能,為優質企業騰出更大的市場空間。
2.成本控制和創新投入: 企業逐漸意識到,單純依靠低價獲利并不可持續,必須通過技術創新和成本優化來提高市場競爭力。光伏產業中的優質企業在技術研發和產能優化方面投入大量資源,從而實現差異化競爭。
3.政策扶持與自律約束: 行業協會通過加強政策扶持和自律機制,逐步為優質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推動市場秩序回歸正常。
潤滑油行業的現狀分析:
潤滑油行業當前的價格競爭同樣激烈,許多企業通過削減成本、壓低價格來爭取市場份額。然而,這種策略并未帶來行業的整體繁榮,反而引發了利潤空間的不斷壓縮,甚至形成了“低價競標”、“低價銷售”的惡性循環。與光伏行業相似,潤滑油行業的“內卷”不僅限制了企業的發展空間,也讓產品質量和市場服務難以保障。
潤滑油行業內存在的價格“內卷”問題具體表現為:
1.低價中標成風: 為了在項目競標或渠道銷售中獲得更多機會,許多潤滑油企業不得不降低價格,這種“價格戰”讓很多企業的利潤接近于零,難以支撐長期發展。
2.品牌價值被稀釋: 價格戰的加劇導致一些優質潤滑油品牌因過度競爭失去溢價空間,品牌價值隨之降低。
3服務質量下降: 企業在價格競爭中削減成本,往往伴隨著服務質量的下滑,使客戶體驗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