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一個月,“濟南汽配聯盟”再次站上風口浪尖。
日前,多家修理廠在濟南老屯汽配城門口拉橫幅維權,橫幅上寫有“濟南某汽配聯盟,欺騙汽修門店,提供偽劣汽車配件”。
圖片截自《老張聊汽配》
同期,山西太原某汽配城公開發出倡議書,矛頭直指濟南汽配聯盟,倡議書措辭激烈,語氣中透露出一種緊迫感和決絕之意,仿佛將濟南汽配聯盟趕出太原刻不容緩。
圖片截自《老張聊汽配》
從上游工廠拒絕為聯盟發貨、到維修協會發文呼吁當地維修廠謹慎采購,再到如今維修廠、汽配城站出來抵制,濟南汽配聯盟的“敵人”為何還在增加?
控訴聯盟“數宗罪”低價競爭、過度服務、不合法
6月初,一位濟南的汽配商就曾透露,繼安徽、河北之后,濟南汽配聯盟已經進入山西市場,開通了山西57個鄉鎮的線路,提醒當地的汽配人注意。
沒想到僅僅過去一個月,濟南汽配聯盟就在太原掀起浪花,倒逼當地汽配城發出抵制倡議書。
倡議書中提到,山西的汽配市場已經受到周邊地區如北京、西安、鄭州及石家莊等地市場蠶食,某濟南汽配聯盟利用各種小恩小惠利誘本地部分汽配商戶及修理廠與其合作,建立一個聯盟報價平臺,與本地修理廠建立報價群,通過發放紅包、以低價低品質產品壓價、過度服務等不正當手段進行惡意競爭,對當地汽配行業經營秩序造成巨大沖擊。
倡議書中還列出了聯盟的“數宗罪”,包括低價競爭、補貼常態化、服務過度以及對聯盟的合法性提出質疑,指出聯盟既無營業執照,也不給國家納稅,商業行為不受法律保護還觸犯法律,供應商在其聯盟的代收款存在巨大風險,修理廠使用配件品質無保障。
倡議書不僅僅是倡議,也給出了具體抵制的舉措。
一方面,從內部自查,若調查到與濟南汽配聯盟有勾連的汽配商戶,則通報全省所有汽配商戶,拒絕跟他調貨;
另一方面,聯合同城物流,拒絕攬收該聯盟的配送;以及從政策層面,呼吁市場管理部門拒絕該聯盟進入市場等。
不難看出,太原汽配城對濟南汽配聯盟的抵制更加激烈,也從側面反映出聯盟提供免費送貨上門、給修理廠掛賬、給補貼拼低價的打法,已經觸及到多地汽配商的利益根本,抵制勢在必行。
“今年被聯盟沖擊最大的市場是河南鄭州,其次是山西太原。” 車保姆汽配創始人張霆宇說到。
為什么抵制聯盟的聲音越來越大?
有行業人士表示,修理廠拉橫幅維權,是因為采購了聯盟的配件出了問題,但售后卻無人處理。
用他的話說,聯盟可以提供過度服務,但配件質量和修理廠沒有半毛錢關系。
這與6月石家莊維修協會發文控訴的出發點一致,指出汽配聯盟以低價吸引本地修理廠合作,但是一些配件品質和售后無法得到保證,引發多起糾紛。AC汽車曾在文章中介紹過,濟南汽配聯盟以極致服務為切入口,不斷拉高修理廠的閾值,這種類似于拼多多“舔狗”的打法,確實受到部分修理廠的青睞。
尤其是今年,車主消費更加理性,整個汽修生意萎靡,讓修理廠在采購配件時不得不過分關注價格,而聯盟提供的低價、補貼以及免運費等服務,恰好戳中了修理廠的“軟肋”。
但凡事都有兩面性。聯盟中的汽配商也需要摳出利潤生存,因此在配件質量上打折扣并不少見。
可以預見,隨著這一模式在更多城市落地生根,修理廠維權事件將非個例。只是相比修理廠,汽配商抵制聯盟的聲音顯然要更大。
單從配件來看,聯盟主銷的是車型件,非剛需品類,沒有時效性,不應該拿來參加低價促銷。
而現在,汽配聯盟的出現,打破了汽配行業的原有生態平衡。
加入聯盟的商戶,不僅每月要繳納高額的會費,聯盟還要拿你的利潤產品當炮灰,而修理廠還要管你要低價、要服務。
問題是,聯盟為你提供的訂單中,有些本就是自己的老客戶,現在被共享了。
更可怕的是,這批客戶已被聯盟寵壞,再想回心轉意就難了。
沒加入聯盟的商戶也很痛苦,要么看著自己的客戶被搶,要么和聯盟對著干。
“卷死自己,干死同行”,正在成為汽配行業的真實縮影。
汽配行業終將回歸本質
汽配行業的卷已經不需要太多形容詞來修飾,濟南汽配聯盟模式的出現,可以說是汽配行業充分競爭下的必然產物。
不可否認,這一模式目前走得比較激進,因此也暴露出一些問題。
一是汽配聯盟的低價,并不是基于供應鏈系統的優化而產生的低價,而是用汽配商戶的錢,通過低毛利的模式補貼出來的低價,這就比較考驗汽配商的實力,畢竟長期虧損的模式不可持續。AC汽車就這個問題做過調研,79%的業內人士認為這一模式難以持續。
二是汽配聯盟與汽配商戶牽扯到利益權重不同。對于汽配商來說,配件就是他的全部收入來源,而對于聯盟來說,低價配件只是引流手段之一,聯盟并不指望配件差價賺大錢。因此雙方之間遲早會出現利益撕裂的場面。
不過,整個行業都處在變革調整期,聯盟模式也在不斷修正,不斷適應市場變化,只要有修理廠買單,聯盟模式就能找到生存的土壤。
站在汽配商角度,抵制也可以理解。因為汽配市場蛋糕正在不斷地被新能源、汽配連鎖、電商平臺、汽配聯盟等切割,經營成本卻在不斷地在上升。
只是,汽配商應該更加關注的問題還是在于傳統經銷模式的經營低效,以及整個行業仍存在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不在汽配聯盟拿貨,修理廠就能確保買到的配件不是假冒偽劣產品嗎?”一位汽配商說到。
當下的汽配市場已經經歷過資本的洗禮,但是行業并未出現兼并整合潮,拿到幾十億融資的汽配連鎖們也在經歷陣痛。這也說明汽配行業本是一個需要長期經營的生意,是一個撿鋼镚的生意。
隨著市場逐漸趨于理性和成熟,汽配行業終將回歸到商業的本質,即聚焦于產品質量與服務效率的雙重提升。未來,反而是誰著急賺快錢,誰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