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油產能穩步增長;2024國內煉油產能或達10億;殼牌出售業務;汽車零部件巨頭裁員;沙特阿美擴大全球投資
本周要聞
1.2019年-2023年,中國基礎油產能平均增長率7.20%;
2.紅海危機導致油輪緊缺,石油供需趨于緊張;
3.2024年國內煉油產能或觸及10億噸大關;
4.殼牌將以超過13億美元的價格出售其在尼日利亞的陸上石油業務;
5.電動化轉型加速,全球汽車零部件具體集體裁員;
6.比亞迪拿下全球最大儲能項目;
7.統一工程機械產品通過國家能源集團雁寶能源核心采礦機械路試;
8.沙特阿美注資40億美元,擴大全球風險投資規模
……
/行業熱點/
01 2019年-2023年,中國基礎油產能平均增長率7.20%
從2019年到2023年,中國基礎油產能逐年增長,到2023年達到1642萬噸,同比增長1.86%。2023年與2019年相比國內基礎油產能共增加326萬噸,歷史五年年平均增長率7.20%,2018年以來復合增長率為7.09%。
02 紅海危機導致油輪緊缺,石油供需趨于緊張
能源巨頭沙特阿美CEO艾敏·納賽爾(Amin Nasser)表示,由于紅海航線的中斷,油輪數量可能會面臨短缺,全球石油市場將趨于緊繃。據了解,全球約12%的貿易運輸和30%的集裝箱運輸從紅海通過。如果繞行好望角而不走蘇伊士運河,從荷蘭鹿特丹駛往新加坡的貨輪航程會增加40%(約3800海里)。
03 2024年國內煉油產能或觸及10億噸大關
2023年中國煉能再創新高,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煉油國家,過去五年間新增產能投放超過1億噸,后疫情時期恢復性消費大幅提振成品油需求。我國千萬噸及以上煉廠已增加到32家,煉油總產能達到9.2億噸/年,預計2024年將觸及10億噸大關。
/企業動態/
04 殼牌將以超過13億美元的價格出售其在尼日利亞的陸上石油業務
殼牌表示將以超過13億美元的價格將其在尼日利亞的陸上石油業務出售給一個由當地公司組成的財團。如果獲得當地政府批準,這筆交易將實現殼牌的長期目標,即從尼日爾三角洲地區充滿挑戰的運營環境中脫身,同時保留在該國其他地區的業務。殼牌表示,除了最初的價格外,該公司還將在交易完成后獲得高達11億美元的額外現金支付。
05 電動化轉型加速,全球汽車零部件具體集體裁員
1月19日,博世集團宣布,該公司計劃將在2026年底前在軟件和電子部門裁員約1200人,其中950人(約占80%)在德國。據了解,這是其兩個月內第二次宣布裁員。除了博世外,宣布裁員的還有法雷奧、采埃孚。不管是博世、采埃孚還是法雷奧,裁員的根本原因都可以歸結為電氣化轉型帶來是需求下降。
06 比亞迪拿下全球最大儲能項目
1月12日,西班牙Grenergy公司公告,已與比亞迪就智利阿塔卡馬綠洲儲能項目中的1.1GWh儲能系統達成采購協議。據悉,Grenergy旗下阿塔卡馬綠洲項目規劃裝機4.1GWh儲能電池和1GW光伏,是目前全球最大儲能項目,總投資達14億美元。該項目將分兩期建設,分別計劃2024年及2025年投用。
07 統一工程機械產品通過國家能源集團雁寶能源核心采礦機械路試
近日,統一移山工程礦山專用合成重負荷齒輪油、統一移山工程礦山專用特級合成柴機油和統一低溫抗磨液壓油三款產品成功通過國家能源集團雁寶能源測試,將為雁寶能源所使用的露天煤礦超大型自卸礦卡(北重NTE240)、超大型挖機(日立870)以及超大型電鏟(太重35立)等設備提供用油支持。作為低碳潤滑行業中的先行者,統一憑借低碳、高質量、高效潤滑的優勢已做到進口替代。
08 沙特阿美注資40億美元,擴大全球風險投資規模
世界領先的能源與化工企業沙特阿美宣布為旗下風險投資機構“沙特阿美風險投資公司”增撥40億美元。這將使業已分配給該投資機構的資金增加一倍以上,使其規模從30億美元增加到70億美元。至此,沙特阿美的總體風險投資規模已達到75億美元,其中包括5億美元的風險投資基金Wa'ed Ventures,該基金專注于打造王國內的創業生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