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英聯近日宣布其溫室氣體減排志向,即到2050年實現范圍1和范圍2運營資產的溫室氣體(GHG)凈零排放。這意味著進一步拓展并強化當前的工作和努力,以便將運營溫室氣體排放強度在2025年降低20%。此外,潤英聯也在努力大幅減少其整個供應鏈的溫室氣體排放。目前已為實現這些目標制定了臨時路線圖,并將在未來幾年內,與我們的供應商和客戶伙伴繼續開展合作,不斷完善我們的工作。
我們的減排志向
潤英聯這一新的減排志向可支持《巴黎協定》中關于溫室氣體減排軌跡的目標。
范圍1和2
- 到2030年,運營資產(1) 的溫室氣體排放強度減少50%
- 到2050年,運營資產實現凈零排放
上述內容最終實現的程度可能會因各種因素而異,包括潤英聯執行運營目標的能力、法律和法規的支持性變化以及其他市場因素(詳見警示性聲明)
范圍3
- 潤英聯致力于通過利用生命周期評估(LCA)方法來幫助其客戶實現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潤英聯預計,在滿足社會對其產品需求的同時,通過自身努力,可以在2030年(2)前將范圍3的排放量減少約20%
上述內容最終實現的程度可能因各種因素而異,包括潤英聯執行運營目標的能力、法律和法規的支持性變化以及其他市場因素(詳見警示性聲明)。
潤英聯首席執行官Trevor Russell 說:
我們在可持續發展之路上迄今所取得的進展使我們有信心進一步擴大我們的溫室氣體減排志向,包括實現范圍1和2凈零排放。這將使我們能夠提供更低碳的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實現其低碳目標。這也代表了潤英聯在實現轉型成為世界一流的、可持續發展的特種化學品公司愿景、踐行我們通過創新的化學科學打造可持續未來的道路上邁出了關鍵一步。
范圍1和2
自2018年以來,潤英聯已經實現了其運營(1) 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強度減少14%。這主要是通過改善運營,特別是提高能源效率實現的。為實現到2030年50%的減排抱負,需要進一步改善運營、并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潤英聯正在與其能源供應商和場地合作伙伴開展合作,以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擴大太陽能發電廠,改善可再生能源組合、并優化我們的設施。對潤英聯生產設施的資本投入會繼續進行,特別是為了實現我們2030年之后的溫室氣體減排志向。
范圍3
潤英聯致力于幫助客戶實現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為了做到這一點,已通過使用《溫室氣體議定書》范圍3標準,對范圍3上游和下游排放進行了規定。潤英聯還利用相關的ISO標準和《溫室氣體議定書》產品標準,完成了對其產品線的完整生命周期評估。這使我們能夠深入了解范圍3溫室氣體排放的關鍵來源及潛在的減排方法。與范圍1和2類似,潤英聯正在與上游供應商合作,用以提高效率及改善能源組合。例如,預計這將推動在潤英聯產品生產過程中使用再生基礎油,并增加對可再生原材料的使用。潤英聯正在設定范圍3減排志向,以幫助推動業界的關鍵創新和投資,從而增加對具有更低溫室氣體排放的產品供應。
避免排放
避免排放是指一種產品相對于替代品(3)的影響。多年來,潤英聯一直在投資新的添加劑技術,以幫助發動機更有效地運行,從而提高燃油經濟性,保護排放系統和整體資源優化。這一努力現在也在幫助我們在全球范圍內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向低碳經濟過渡。重要的是,在添加劑行業及其產品的低碳化過程,通過避免排放帶來的好處也沒有受到影響。因此,潤英聯正在與客戶合作,了解如何在降低產品碳足跡和使用性能之間取得適當的平衡。
Russell 說:
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對我們來說真的不是新鮮事,因為多年來,我們一直在努力提高自身運營和使用我們產品的發動機的效率,我們必須繼續與客戶開展合作,優化我們產品的性能,同時也要使我們的運營低碳化,并在添加劑行業引入更多的循環性。找到恰當的平衡點才是最好的,并確保我們行業能在能源轉型中具有彈性。
警示性說明
本出版物中關于未來志向、目標、事件或條件的陳述,包括預測、減排和排放強度的計劃、敏感性分析、預期、估計、未來技術的發展以及資本投資和商業計劃,均為前瞻性陳述。未來的實際結果,包括到2030年實現范圍1和范圍2減排50%,到2050年實現運營資產凈零排放的志向,到2030年實現范圍3減排20%,完成其減排計劃和相關的資本投資和項目計劃以及技術努力,以及儲備或資源變化,可能會有所不同,這取決于能夠及時且成功執行運營目標的能力;法律法規的變化,包括有關溫室氣體排放和碳成本的國際條約和法律法規;政府激勵措施;貿易模式以及地方、國家和區域授權的發展和執行;不可預見的技術或運營困難;研究工作和未來技術發展的結果,包括在商業競爭基礎上擴大項目和技術的能力;影響未來石油、天然氣和石化產品價格的供求和其他市場因素的變化;不同活動和地域的相對能源組合的變化;競爭對手的行動;供應鏈的考慮,區域和全球經濟增長率和消費者偏好的變化;地區和全球從新冠疫情中恢復的速度以及政府和消費者因此而采取的行動;人口增長、經濟發展或移民模式的變化;軍事集結或沖突。我們不承諾對本文件中的任何數據或前瞻性聲明提供任何更新或修改。本文件中的陳述和分析代表了潤英聯善意努力,盡管存在重大的未知變量,而且有時市場和政府政策信號不一致。能源需求建模的目的是復制全球能源系統的系統動態,需要進行簡化。對任何情景的提及,包括任何潛在的凈零排放情景,并不意味著潤英聯認為任何特定情景可能發生。此外,能源需求情景需要對各種參數進行假設。因此,使用能源需求模型的任何特定情景的結果都帶有高度的不確定性。例如,國際能源署將其NZE情景描述為極具挑戰性,需要空前的創新、空前的國際合作以及消費者的持續支持和參與。投資決策是在潤英聯單獨規劃過程的基礎上做出的,但可能會針對不同的假設,包括各種情景,對其穩健性或復原力進行二次測試。潤英聯報告的排放量,包括減少和避免的性能數據,是基于測量和估計數據的結合。計算方法是基于行業標準和最佳實踐。與排放、減排和避免性能數據相關的不確定性取決于工藝和操作的變化、足夠數據的可用性、這些數據的質量以及用于測量和估計的方法。當更新的數據和/或排放方法可用時,性能數據的變化可能會被報告。潤英聯與業界合作,改進排放因子和方法,包括測量和估計。
備注:(1) 以潤英聯運營控制下的2022年基礎資產的產量為基礎,對照2018年基準線衡量。
(2) 根據潤英聯2022年業務組合的價值鏈上下游的影響,以2018年為基準線計算
(3) 定義來自WRI 2019年1月工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