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價大潮中,漲的不只基礎油和潤滑油添加劑!處于上游的原材料上市公司漲價公告不斷。大宗商品的漲價潮應該是自2020年2季度初開始的。若拿最新的價格跟去年二季度初的價格相比,前述57種主要的大宗商品中,近四成商品價格漲幅超過50%。這其中包含多種重要的工業原材料,如工業的血液——WTI原油漲幅高達212.55%、工業之母——鐵礦石(澳)漲幅達74.02%、電器工業主角——銅漲幅達66.55%。
當下,一場勢頭兇猛的原材料漲價浪潮,正席卷潤滑油的上中下游,并最終傳導至消費者端。原材料為何大漲?上中下游影響幾何?消費者感受如何?漲價會否持續?看看產業鏈眾生相。
上游:付款追不上漲價速度
“所有基礎油的報價,僅限于當日當時現款現貨,沒有付款的一律作廢重報。為了能夠更好更愉快地合作,詢完價后請馬上確認,以免實時漲價給您帶來不必要的成本損失。”小孟是山東一家基礎油貿易公司的業務員,近期每次給客戶報完價后,他都會馬上在后面補上這么一段話。
“沒辦法,原材料價格一路上升,太快了。有的客戶還按以前的習慣,詢完價后過幾天才慢悠悠付款,但早不是那個價了,已經漲了幾百塊一噸。客戶堅稱是按我們報價付的款,鬧得有點不愉快。”小孟表示,“原材料端漲價很強勢,通知一下就行,或者直接掛勾大宗商品期貨合約價格,很多材料都是區域壟斷的,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
價格漲太快,以致于付款追不上漲價速度的情形
價格飆漲的背后,是全球貨幣寬松、周期錯配、供需不平衡多種因素共振。對于價格的上行,專家表示,“貨幣并非主導驅動因素,更多的應該是由供需造成了價格上漲。目前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上漲既有貨幣因素,也有供需因素,還有周期性因素。首先,美聯儲的量化寬松是導火索;另一方面,發達經濟體率先實現大面積疫苗接種帶來了需求和生產的復蘇,而資源國并沒有,進而供給仍然處于低位,從實體層面激化了供需矛盾;其三,在2012年后持續的工業品通縮導致了國內原材料企業大幅度的去產能,是本次原材料價格上漲的一大原因”。原油化工品、農產品是真正由于供需關系變化引發的上漲,工業金屬等更多來自于周期錯配。
中下游:走在漲價或已漲價的路上
經銷商:“節后開工以來,陸續收到了各家供應商的漲價函件,漲價幅度多在5-10%左右,但心理線是只能接受3-4%左右的漲價幅度” 。“對我的下游漲價?我沒想過,我們這行利潤還可以,漲價就自己先受著吧。材料價格漲漲跌跌,難道我們要跟著頻繁變動嗎?還是以穩定客戶為主。”
因原材料成本占產品比重較大,潤滑油行業是受漲價潮影響最明顯的行業之一。資料顯示,原材料成本占比可達9成以上。
源自原材料的漲價浪潮最終傳導至終端時,消費者是否會為此買單?
門店消費者:“先看看再說吧。門店終端價格上漲對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暫時沒有明顯變化。“漲價是全行業的行為,競爭主要在不同品牌之間展開,大家都漲一點,又到同一起跑線了。”
原材料漲價潮何時了?
原材料的漲價牽動著各方的神經,漲價潮何時了?針對受不同因素影響的原材料或許走出不一樣的行情,甚至對于同一類原材料,市場的預期都出現分歧。
專家表示,任何金屬價格的上漲都是一個階段性供需失衡的體現。千萬不要認為它會持續多少年,將來會一直漲,不可能,一定是階段性的。關于本輪漲價預期的終點無法預測,但年內的高點大概率出在上半年,持續上漲后如果出現CAPEX(企業資本開支)的大幅增加,則通脹預期將進入正反饋階段。作為全球制造業大國,中國的工業品消費量占比最高,這決定了從中長期來看中國的需求端是價格變動的核心矛盾。雖然短期海外經濟復蘇的彈性更大,但當前價格已經較為充分地反映了預期,工業品價格上漲空間有可能會比較有限。
在漲價行情中,有何想說的,留言吧,也看看別人如何想。
本文系中國潤滑油信息網(www.tjchzshs.com)原創作品,若需轉載務必以超鏈接的形式注明出處,轉載時嚴禁任何有悖原文的文字修改;本網有權對所有侵權行為進行責任追究。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潤滑油信息網微信公眾號(sinolub)
作為世界500強,加拿大石油擁有豐厚的油砂礦資源,經營著世界上最大的基礎油精煉廠之一,調配并包裝生產出多種潤滑油成品。
南京東沛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DU-HOPE INTERNATIONAL GROUP)是一家成立于1978年的專業外貿企業,注冊資金3900萬元。
北京龍潤凱達石化產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中國北方地區潤滑油基礎油銷售量最大的貿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