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融入汽車工程機械基因的數字化全媒體矩陣平臺,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www.6300.net)、中國潤滑油信息網(www.tjchzshs.com)、《潤滑油市場》雜志、中國輪胎商務網(www.tirechina.net)特別策劃,通過走訪知名風電制造基地,對話業內專家,多角度探討當前海上風電運維所面臨的痛點和難點。
直驅式風機占比增加,
中國引領全球風機潤滑油市場復蘇
日前,全球咨詢服務和市場資訊供應商柯萊恩(Kline & Co)發布《風機潤滑油全球市場分析和商機》統計數據顯示,2008-2019年間,受全球風電裝機容量持續增長帶動,風機潤滑油需求量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3%。去年,全球風電累計裝機總量超過650吉瓦,風機潤滑油的需求量也隨之增至4萬-5萬噸,市場價值達4億-5億美元。盡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明兩年全球風機潤滑油消費量將持續下降,但之后有望出現快速反彈。
柯萊恩能源業務項目負責人表示,風能在替代能源領域的核心地位,使得其細分市場也隨之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盡管風機潤滑油僅占潤滑油市場總量的一小部分,但考慮到風電行業的利好前景,風機潤滑油市場有望成為其中頗為重要的增量。”報告同時指出,未來5年,中國風電新增裝機量將占到全球總量的近40%,這意味著中國將成為風機潤滑油的關鍵市場。
柯萊恩還指出,隨著直驅式風機的市場份額不斷提升,該機型主要使用的潤滑脂在風機潤滑油市場的占比也將逐漸增加,預計2024年之前將始終呈上揚態勢,而中國在全球風機潤滑脂市場中也將占據主導地位。
海上風電步入“大兆瓦”時代,
運維更聚焦全生命周期成本
作為風電的重要組成部分,海上風電在技術和政策的支持下快速發展,并大力加快全球風電開發進程。因海上風力資源豐富且風源穩定,將風電場從陸地向海上發展在全球已經成為一種新趨勢。海上風電的優勢主要是風速較陸上更大,風垂直切變更小,湍流強度小,有穩定的信號主導方向,年利用小時長。此外,海上風電不占用土地資源,且接近沿海用電負荷中心,就地消納避免了遠距離輸電造成的資源浪費。據統計,2019年全球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創歷史新高,首次突破6GW。
近年來,全球海上風電機組技術發展的大型化特征日趨明顯,這也是實現集約化用海、降低初始投資和后期運維成本的客觀需要。如今,中國主要海上風電整機商中基本都已進入了“大兆瓦”時代。金風科技、明陽智能發布并下線8MW海上風機,東方風電發布并下線10MW海上風機,中國海裝發布10MW海上風機,湘電風能也宣布過研發7-8MW海上風機,太原重工也完成了8MW海上風機設計認證……就目前國內市場而言,福建、廣東是8MW級以上海上風機的主戰場。強勁的風力、有限的用海面積、運維可達性、平價時代壓力,從經濟性考慮,開發商也將越來越青睞更大容量的海上風機。
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數據顯示,2017年之前,全球海上風電市場平均商用風機容量低于5兆瓦,2018年,全球海上風電機組平均容量超過了7兆瓦,預計2020年達到8兆瓦,2023年達到10兆瓦。在近兩年開發的海上風電項目中,歐洲海上風電6兆瓦以上機組已經占據了主流,6兆瓦以上的機型占到80%,我國海上風電機組以4兆瓦為主,6兆瓦以上機組在逐漸增多。而今年,國內已安裝的最大功率海上風電機型已突破7兆瓦,已達到全球海上風機平均容量水平。
隨著大兆瓦風機時代拉開帷幕,海上風電運維也將面臨新的挑戰。隨著風機單機容量的提升,過去6年,海上風機度電成本下降了一半。風機功率提升、葉片直徑擴大后,年發電量也隨之增加。除了發電量的提升,大功率風機還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在同樣的裝機規模下,單機功率越大,所需安裝的風機臺數越少,帶來的是成本的降低。比如,海上風電運維占到整個項目生命周期成本的25%至30%,風電場風機臺數越少運維成本越低。
上海電氣首臺8MW海上風機在汕頭完成吊裝
業內人士表示,在風電項目開發過程中,風機能否在額定運轉時期內發揮最佳性能是衡量風場投資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除風機本身有過硬的質量外,其生命周期內的運營維護更為關鍵。而隨著海上風電運維的創新發展,未來海上風電運維內涵將產生新的變化,即全生命周期理念推動風電運維服務走向專業化、系統化;出現高、中、低端運維市場分層。作為風電運維的重要一環,風電潤滑油也面臨著以全生命周期理念為核心的專業化、系統化升級。
隨著風電的補貼時代即將結束,陸上風電項目2021年全面實現平價上網,國家不再補貼,海上風電項目2022年之后不再補貼;第二則是疫情下風電設備訂單能否及時交付,能否完成全年交付預期。目前,關鍵部件會有一些缺口,下半年,客戶提貨的速度快速提升,而上游供應鏈的影響還沒完全傳遞過來,將產生比較嚴重的剪刀差影響。有關負責人表示,明年是海上風電補貼的最后一年,客戶需求還有更大的提升空間。“總體而言,明年交付的保障還是比今年要好,今年是陸上搶并網,今年這一波高峰過去后,供應鏈產能明年會對海上風電支持更多,會有更多轉移到海上風電上,比如軸承、葉片等今年緊缺的關鍵零部件,明年對海上風電的支持會更好一些。”
國家能源局發布的《風電發展“十三五”規劃》指出,要突破10兆瓦級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及關鍵部件的設計制造技術。隨著全球海上風電機組技術大型化發展的趨勢愈發明顯,對于技術難題的攻克也迫在眉睫。業內專家指出,半直驅技術在海上風機的應用發展正當時,總體上來看,直驅機組沒有齒輪箱,故障率較低,但成本較高;雙饋機組因齒輪箱轉速快,故障率較高,但成本較低;而半直驅型機組分為高速永磁和中速永磁機型,前者與雙饋機組有著同樣的問題,而后者使用中速齒輪箱,故障率較低。在大風機的趨勢之下,半直驅技術或許能引領未來風電技術發展。從傳動系統與維護方面來看,永磁半直驅機組轉速介于雙饋和直驅機組之間,結合了兩者的優勢,在滿足傳動和載荷設計的同時,結構更為緊湊,質量較輕,維護難度較低。據分析,雖然三種風電技術對風機大型化的適應能力不同,但顯然半直驅風機則更適應風機大型化要求,半直驅技術現在切入大機組時代,將會吸引更多企業投入研發和量產,這也是風電潤滑油供應商應該密切關注的技術趨勢。
技術+服務,中國潤滑油行業“海風”正勁
中國風電發展三十年來,從配套進口風機到為國產風機保駕護航,殼牌、??松梨凇⒓螌嵍?、福斯、長城等潤滑油行業“主力軍”見證了中國風電產業從引進探索到自主創新、規?;咝Оl展的發展歷程,滿足不同階段行業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需求,不斷推動產品和服務的創新,通過引領風電后市場的突破,與中國風電產業共同成長。
在此過程中,針對風電運維的痛點和難點,中國潤滑油行業積極創新風電運維模式。中國潤滑油信息網行業分析師表示,無論是美孚提出的基于“潤滑經濟”價值的全面管理方案、殼牌率先提出的“TCO”總擁有成本管理,還是福斯、長城等為客戶提供的全系列解決方案,都更加聚焦全生命周期整體潤滑管理,應用先進的潤滑技術和解決方案,幫助顯著提高機械設備的全生命周期價值,延長潤滑介質壽命,降低惡性機械事故發生概率,延長設備使用,從而實現節能、減排、增效。
隨著風電后市場容量的逐年增大,各大品牌也積極地在后市場領域持續投入,如美孚®優釋達®海上風電服務,推出業內第一艘海上風電換油船;嘉實多聯手ONYX InSight 通過大數據分析,為風機健康“把脈”;殼牌升級推出了風電“全天候服務3.0”服務包,以“殼智匯”潤滑管理的全新平臺提高風機管理效率;福斯一站式高效系統方案……
2020年,風電運維后市場正面臨從“增量市場”到“存量市場”的轉變和挑戰。面對未來風電運維市場轉型,潤滑油企業如何切實把握行業發展大局,提前布局后市場運營新變,從而更好地服務“后補貼”時代的中國風電售后市場,將是風電潤滑業內的共同課題。業內專家表示,信息化、數字化將決定風電行業的下一個十年。在數字化時代下,產品優化、迭代速度的加快,也給風電企業及其配套服務供應商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這場馬拉松中,排位的反復變化很正常,只有能滿足市場不斷變化的需求,又能把控住自身的發展節奏,才會成為王者。
期待中國潤滑油行業,立足高效產品技術品質,積極創新求變,助力用戶降低運維成本,提高發電量,以更具價值的潤滑效益全力助推中國新能源產業進一步穩健發展!
作為融入汽車工程機械基因的數字化全媒體矩陣平臺,做風電運維的記錄者瞭望者,我們是認真的!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潤滑油信息網微信公眾號(sinolub)
作為世界500強,加拿大石油擁有豐厚的油砂礦資源,經營著世界上最大的基礎油精煉廠之一,調配并包裝生產出多種潤滑油成品。
南京東沛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DU-HOPE INTERNATIONAL GROUP)是一家成立于1978年的專業外貿企業,注冊資金3900萬元。
北京龍潤凱達石化產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中國北方地區潤滑油基礎油銷售量最大的貿易企業。